太平猴魁属于高级档次。
太平猴魁是绿茶尖茶中的代表极品茶叶,不仅是我国历史名茶、传统名茶,也是十大名茶之一,原产自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一带,曾经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的称号,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成品茶外形扁平挺直,表面披满白毫。
太平猴魁各等级的特点:
1、极品:外形扁展挺直,魁伟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灵高爽,有持久兰花香;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独具“猴韵”,叶底嫩匀肥壮,成朵,嫩黄绿鲜亮。
2、特级:外形扁平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清高,兰花香较长;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有“猴韵”;叶底嫩匀肥厚,成朵,嫩黄绿匀亮。
3、一级:外形扁平重实,两叶抱一芽,匀整,毫隐不显,苍绿较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有兰花香;滋味鲜爽回甘,有“猴韵”;叶底嫩匀成朵,黄绿明亮。
4、二级:外形扁平,两叶抱一芽,少量单片,尚匀整,毫不显,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香带兰花香;滋味醇厚甘甜;叶底尚嫩匀,成朵,少量单片,黄绿明亮。
5、三级:外形两叶抱一芽,少数翘散,少量断碎,有毫,欠匀整,尚绿润;汤色黄绿尚明亮;香气清香纯正;滋味醇厚;叶底尚嫩欠匀,成朵,少量断碎,黄绿亮。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减肥作用、抑制癌细胞等功效。--引自百度百科
猴魁先祖郑守庆开始种植这种茶叶,清光绪年中后期扬州、苏州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培育,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茶叶。现在安徽省黄山市北麓成为太平猴魁茶叶主要原产地,现在全国各地的太平猴魁茶叶都来自这里,太平猴魁茶叶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收入,家家户户都在种植太平猴魁,这里的地理环境和土质更适合太平猴魁茶树生长,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每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太平猴魁茶汤回味甘甜。太平猴魁茶叶本身具有甘甜的味道,无论泡制多长时间,都不会有其他茶叶的苦涩味道,很多人都不喜欢茶叶苦中带甜的感觉,太平猴魁适合这些人品尝。
太平猴魁茶具有更多的活性酶和氨基酸物质,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补充人体流失的微量元素,氨基酸更是被称为人体生命的基本组成物质,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太平猴魁茶汤十分清澈,透明度极好,香气高爽,持久性强。
太平猴魁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
平猴魁产地仅限猴坑一带,产量少。其它地区所产统称魁尖,制法与猴魁基本相同,外形亦相似,几可乱真。品质风格则泾渭分明,不堪一比,远次于猴魁。
太平猴魁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蕴有诱人的兰香,味醇爽口。
其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
扩展资料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茶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
1、选择一个直形玻璃杯或盖碗、紫砂大壶的冲泡杯具,这样利于冲泡时茶叶充分在水中舒展。
2、取3-5克茶叶放入冲泡杯具中,为起到更好的欣赏效果可将茶叶的根部统一朝下放进。
3、然后冲入9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第一次冲泡不宜加太多,一般三分一就可以了,稍等片刻让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来,浸出茶香。
4、待茶叶舒展得差不多时方可加入第二次开水,等几分钟,待茶汤温度降到适宜便可以进行饮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猴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