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
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2、第一次茶要过滤
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3、同一茶叶不要泡多次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4、合适的茶水比
茶叶和水的比例因茶叶的种类及喝茶者的浓淡喜好有所不同。绿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一般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
红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与绿茶相当。黑茶的茶叶用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即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25。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
5、选择茶具
选对茶具是泡茶、赏茶、品茶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冲泡绿茶时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杯子,品相好、细嫩名贵的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杯,以便欣赏“茶舞”。一般品质的茶叶可以用瓷杯,泡绿茶不要盖杯盖,否则茶汤容易变黄。
红茶为了观色,也可用玻璃杯或是用白色瓷器衬托其红色茶汤,但不同的是,使用盖碗杯冲泡更能发挥红茶的浓郁香气。乌龙茶也适合用盖碗杯冲泡,方便闻香和赏叶底,还可以用紫砂壶来冲泡,能使茶汤醇厚,香气不散。普洱茶一般用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茶的8个常见误区,你喝对了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好茶不如会喝茶正确泡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第一遍的茶一般是不喝的,因为第一遍叫做醒茶,只是用来洗洗茶,然后把茶多酚给醒出,第一遍茶是没什么营养的所以洗出来第二遍再喝。
2、一般人喜欢用刚刚烧开的水来泡茶这是非常错误的泡茶方式,一般应该要用温水来泡茶,太热的水会破坏茶里的营养物质。
3、喝茶也要看喝什么茶,红茶偏热,绿茶偏寒所以各种体质的人也要看看自己应该喝什么茶不应该喝什么茶。
4、喝茶的时候不能用保温杯等金属容器泡茶,最好的是采用玻璃杯或者陶瓷杯泡,一般紫砂壶为好。
5、睡前不能喝茶大家都知道吧,要不然因为咖啡因睡不着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有空腹不要喝茶哦,要不然容易胃胀。
6、隔夜的茶是不能喝的,因为会有很多的细菌的滋生,所以还是倒掉换新茶吧。
7、喝茶应该小口慢饮的品茶,切勿大口大口的喝茶,大口喝茶对胃和肾是一种很大的负担。
喝茶的注意事项:摄入许多蛋白质时也不宜饮茶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
审茶:
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观茶:
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
品茶:
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
好茶形态:
1、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茶,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的产品,品质优,反之则次。
2、茶的茶叶经开水冲泡3-5分钟后,倾出茶汁于评审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爱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3、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4、茶的汤色:茶汤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例如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5、茶叶底:茶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扩展资料:品茶专用名词:
1、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
优质茶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
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2、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品质越好,生津时间越为持久。
倘若有幸品饮到好茶,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
3、挂杯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
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4、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喉韵一向最受茶友青睐,对于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
普洱茶的喉韵可分为甘、润、燥三方面。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
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所以有时我们能听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会指着喉咙部分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5、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
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品茶(品味茶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