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泡茶最正确的方法
1、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比较随意,可能和我一样就是直接倒水、放茶叶,所以即使买到的是好茶叶,泡出来的味道也不好喝。泡茶的方法不对,再好喝的茶叶也白搭,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一款茶,有些人泡出来的茶汤香气高扬,滋味鲜美;而有些人泡出来的滋味苦涩,色香全无的原因了。其实泡茶是有讲究的,不同的泡茶步骤,能够让茶叶呈现不一样的滋味;只要牢记住以下3点,大家都可以轻松泡出香高、味美的茶汤。
2、很多人在泡茶之前都会忽略这个步骤,认为没有必要。但其实温杯这个步骤在泡茶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温杯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3、其一,温杯烫壶,是将茶具尽可能洗净,去除异杂气味。
4、其二,可提高茶杯的温度,有助激发茶香,让泡出来的茶汤更美味。一般用于温杯的水,必须是煮沸的开水,这样在消除掉杯中异味的同时,还能起到提高茶壶、水杯的温度的作用。随后我们把温杯里的水倒掉就可以开始泡茶了。
5、在泡茶的过程中,茶叶如何投放也会影响茶汤最后的滋味。不同种类的茶叶,特点不同,所使用的茶叶投放方式也是不同的。一般茶叶的投放方式分为: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三种。
6、上投法:一般茶叶的茶骨比较重实,茶毫明显,这样的茶叶就比较适合上投法。就是采用先倒水,后放茶叶的步骤,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碧螺春就比较适合这样的投放方法。这样的投法,在茶叶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完全释放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7、中投法:这种方法就是先倒一部分水,然后放茶叶,最后再把杯子注满水即可。这样的方法比较适合像六安瓜片这样的茶叶。这种方法,让茶叶既能让茶叶的营养物质完全释放,又不会妨碍茶叶的香气。
8、下投法:这种方法和上投法相反,是采用先放茶叶,后倒水的步骤,这也是我们大家常用的投放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而且也能让茶叶完全舒展开来。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投放方法,一定要记住,在取茶叶的时候尽量使用茶匙,不仅取量会标准一些,也不会因为手不干净而污染茶叶。
9、注水的时候,首先手法需流畅,水柱最好不要直接和茶冲撞,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喝起来才会更加丝滑顺畅。其次,注水的时候,我们可以高扬一些,这样可以降低水的温度,因为有的茶叶比较细嫩,避免因为水温太高而烫坏茶叶,而且注水高扬还能完全激发茶叶的香气。
10、其实泡茶并不难,只要注意细节,不管是不是喝茶多年的人,都能泡出美味的茶汤。除了要注意泡茶的步骤外,一款好茶也是至关重要的,不然再好的手法都是徒劳。只要茶友们按照我以上的步骤去操作,就很容易泡出一碗好茶。
11、肉眼看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凋轻重等多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茶的认识,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方法的选择。
12、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红茶:乌金色、茶芽少,带有甜香;黑茶:乌润色泽,独特陈香。
13、不同水温不同味在同一浓度的茶汤中,高温冲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茶时可先嗅其香气,待茶汤温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饮。
14、不同茶类建议冲泡的水温:绿茶、黄茶、红茶:80-90℃乌龙茶、普洱茶、黑茶:100℃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15、针对功夫泡茶法,浸泡时长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茶的品类、形态以及冲泡次数等因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16、比如红茶,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坐杯的时间可根据泡数而定,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秒。
17、另外茶叶如果较碎,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快,需要适当减少时间,防止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二、怎么泡茶才好喝
1、我记得最早是跟着爷爷一起喝茶,品茶的,当时只觉得特别苦,没有饮料好喝。长大之后,才懂得泡茶也是一品艺术。苦中带甜,其实就是品人的一生。好了,现在我来教一教大家怎么正确的泡茶
2、用玻璃杯泡茶最简单,只需要准备茶叶、水壶、装废水的水盂以及玻璃杯,如果没有水盂可以用水盆或废水桶代替。
3、首先温杯,倒入1/4的热水,拿起玻璃杯微侧,然后轻轻旋转杯身,让热水将玻璃杯内壁浸湿,再倒入水盂中,既可提高杯温,又可以清洁玻璃杯。
4、接着投茶,一般200ml左右的玻璃杯,投茶量在3g左右。
5、下一步醒茶,即摇香,倒入1/4的热水使它没过茶叶。轻轻摇晃杯身,让茶叶被充分浸润,这时候可以进行闻茶香。
6、最后注水,初学者不需要进行“凤凰三点头”,直接拉高水线高冲就可以。注水至七分满,这时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的姿态,等水温稍降,就可以品茶了。
7、紫砂壶的器型有非常多种,一般200ml以下的小型壶单手操作,200ml以上的大型壶可以双手操作。
8、准备一把紫砂壶、一个可以储水的壶承、公道杯、品茗杯以及茶叶
9、同样地也需要先注水温壶、公道杯、品茗杯。结束后投入茶叶,注水,出汤就可以了。
10、从以上二种泡茶流程可以看到,我们不管用什么茶具泡茶,在投茶前都要进行温器。茶具使用前用热水冲洗一遍不仅是出于对客人的礼貌,更是为了提高茶具的温度,让茶叶的香气更容易散发。
三、老茶的冲泡方法
当您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所以,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老茶的冲泡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滗干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变化。
2.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3.煮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4.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5.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普洱熟茶在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繁殖,使茶堆中间的温度逐渐升高,茶叶通过自身含有的酶发酵,慢慢变成熟茶。在这个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把茶堆内外翻几翻,以免茶堆中间温度太高把茶焖焦。发酵过程中经过反复不断地翻,茶叶在揉捻时分泌出的粘稠的果胶将有些未能彻底翻到的茶叶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疙瘩,这些茶疙瘩内还有更多的微生物参与发酵。等茶叶发酵完毕后,这些一团一团品相不好的茶叶疙瘩就会被拣出来,用手或机器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但有的实在粘得太牢了,如果要解开的话就会将茶叶弄碎,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就是“茶头”了,一般茶头占总渥堆量的0.8~1.5%。
干茶头色泽为褐色,自然卷曲紧致呈不规则团状,团块大小不一,相对紧结,干净无其他附着物。
1、香气——以陈香为主.
2、滋味——滋味稍醇,口感滑粘、甘甜;
3、汤色——红明透亮(色度,亮度,透视度);
4、叶底——红褐色或褐色,富有弹性。
老茶头除了有普洱熟茶的内质外,还含有更丰富的果胶质。相比正常的熟茶,丰富的果胶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主要有:一是非常耐泡;二是茶汤醇厚柔滑,汤色透亮;三是对肠胃道的保健功效明显:饮之清凉解渴,帮助消化解牛羊热毒及酒毒,祛除疲劳,提神醒脑,减肥降脂等。
看了“老茶的冲泡方法”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