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王是什么茶叶(易武刮风寨茶叶的特点)

日期:2024-02-08 19:30:59 作者:

易武茶王是什么茶叶(易武刮风寨茶叶的特点)

普洱茶饼上的冰岛、班章、易武、大益等都是茶的名字。

1、冰岛

冰岛普洱茶指精选冰岛村云南大叶种古树新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一系列工艺后生产出来的成品。

2、班章

班章茶为普洱茶的种类之一,其口感茶气足,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

3、易武

易武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易武的一种茶叶,俗话说,班章王,易武后。意思是说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

4、大益

大益普洱茶是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生产的知名品牌。

品种特点

普洱茶来自生长在云雾高山的云南大叶种茶树,茶芽肥厚柔嫩,内含各种丰富物质,有益化学成分含量高,医疗保健功效强。据茶叶科学研究资料显示:云南大叶群体的水浸出物达48.75%;茶多酚32.5%;儿茶素总量179.54(mg/g)。

与外地名茶相比,云南大叶种茶茶叶的水浸出物高出3~5个百分点,茶多酚高5~7个百分点,每克的儿茶素含量高出30~60 mg。独特的优良原料,是形成普洱茶独特品质风格的物质基础。

班章茶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除芽头显白毫外,芽叶色泽墨绿,油亮;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香气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益普洱茶、百度百科-易武普洱茶、百度百科-班章茶、百度百科-冰岛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六大茶山是:

易武。易武为勐腊县北部的一个乡,其气候呈明显立体特征,年均日照时数1600-2200小时,年均降雨900-1600毫米,年均气温为17.7摄氏度,积温6000摄氏度以上,此地为种茶的上好之地。易武茶山的古茶树为乔木型大叶种,是制作上佳普洱茶的优良品种。易武村落水洞有古茶树,高10.33米,基围1.32米,人称茶树王;易武村铜箐河的古茶树,高14.52米,基围1.8米。易武所产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制成之茶,经自然发酵,其汤色褐红,陈香陈韵。易武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有茶祖会,据说是纪念孔明到此兴茶,教给当地人采茶饮茶的方法。

倚邦。倚邦曾是六大茶山的“盟主”,当时入山造茶者达十万人之众,茶产量数万担。倚邦之茶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道极酽,回甘无穷,历史上以生产圆茶而著称,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的金瓜贡茶的原料和初制茶就来自此地。倚邦的小叶种茶在一百多年前由四川茶农带来栽种,以至于终成气候,其味色特佳,连千里之外的京城达官也指明索要。倚邦在傣语里是“茶井”的意思。在此还存有乾隆,道光和光绪时期的三块石碑。茶碑记录了茶山的重大茶事,昭示着茶在倚邦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攸乐。攸乐茶山是基诺族的神圣家园,它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以东,茶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基诺族自称是孔明的后裔,他们以孔明为祖,在祭祀时也称喊孔明先生。

漫撒。漫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离易武老街不到20公里。这里的“元宝茶”自清代以来就驰名南亚,被誉为普洱茶种最具有阳刚之气的茶。

蛮砖。蛮砖也由自己不同凡响的历史。蛮砖曾是倚邦六乡的集散中心,所产之茶其芽雪白,茶味独特,是普洱茶中的珍品。蛮砖茶山是现今六大茶山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茶山。

革登。革登紧靠攸乐,其所产之茶芽头粗壮,满披银毫,老百姓称为“大白茶”。在革登,古茶树,古茶园,古石碑比比皆是,于此你可感受到古茶乡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1、南糯山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2、布朗山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达山

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峤茶山

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5、勐宋茶山

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6、惠民景迈山

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

扩展资料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个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

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于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洱六大茶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大茶山

声明: 本文由聚茶芫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