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茶的种类很多。那你知道怎么种茶吗?
1、气候条件。一、温度。当昼夜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茶芽开始发芽并逐渐伸长。在生长季,月平均温度应在18℃以上,最适温度为20~27℃。适宜生长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平均气温连续几天高于35℃,并伴有干旱,树枝就会枯萎。照明光对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具有耐荫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吸收光谱分析,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多,而漫反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因此,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是有基础的。二、降雨量和湿度。茶树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2000mm,生长季月降雨量大于100mm,相对湿度一般为80~90%。土壤相对含水量应在70~80%之间,这样的降雨量和湿度最适合茶树生长。
2、地形条件。茶地应坡度小于30℃,海拔高度小于1500m。温差大,光线多漫,日照时间短,湿度高,芽叶嫩度强,有利于改善茶叶香气,口感好,嫩度高。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说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可以种出好茶。
3、苗木管理。移植茶树幼苗时,最好用一些稀土污染根系,以确保成活率。根据收获时间的早晚,在不同地区种植三种不同的幼苗,比例为1:1:1。当幼苗第一次种植时,应该在根部添加一些干草和其他东西来保暖。
4、后期的肥料和水管理。由于茶树根系较浅,既不抗旱也不抗洪。夏季多浇水,雨季注意防水。施肥主要是以少量多次进行,最好是以混合肥料的形式进行。人们常说好茶要从形、香、色、味四个方面来鉴别,所以茶农在种茶时不能马虎。
由于现代农业在山区或开阔地区种植茶叶,许多茶园也成为了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一亩地的产量,要看你种植的方式,管理的水平,采摘的标准,做什么茶而定。以江浙为例:如果做龙井这样的名茶,一年只采一季春茶,一亩地也就产干茶十几二十斤的样子。要是以做蒸青绿茶这样的标准,一年可以产干茶300斤通常的管理水平,与一般的种植方式。从3月中下旬开始采到9月份。在江浙一亩地最高可以产干茶300-400斤。(平均水平)
一般情况下茶园每亩产量在200~300斤左右,需要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大概是在3000左右,加上种苗费用3000元左右,大概成本是在6000元左右,按照100元每斤的收购价格,利润是在14000~24000元左右。
一亩茶园的成本在6000元左右

很多人都喜欢喝茶,在市场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这也造就了茶业的兴起,一般情况下一亩茶园的成本与利润的多少是根据产量而决定的,大概每亩产量在200~300斤左右,通常普通茶叶的市场价格是在100元左右一斤,大概需要的成本大概是在6000元左右,每亩的茶园收入大概是在14000~24000元左右。
一般情况下每亩需要的茶苗是在3000左右,那么每亩茶叶的鲜品大概是在20000~30000左右,由于茶叶的成本很高,要经过多种加工程序才能进入市场,需要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大概是在3000左右。
茶叶一般是投资很小收益高,但是在采摘后的鲜品是需要复杂程序加工的,不管是哪种的茶叶,它的价格是由制作工艺和生长环境决定的,但是主要是茶叶的名气和质量,一些品茶主要靠名气就可以卖出很高的价格。
其实在市面上出现很多包装豪华且价格昂贵的茶叶,不一定是上等且质量较好的茶叶,有的茶叶成本甚至会更低,很多不法商家故意炒作,就会让一些普通的茶叶价格偏高,所以我们在种植茶叶的时候要选好品种,这样才能有效的回利。
茶叶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调查统计,我县2011年有茶园面积81680亩,较去年的75336亩增加6344亩,增幅8.42%;茶叶产量6560吨,较去年的6364吨增加196吨,增幅3.08%。
一、主要特点:
1、产量增长。2010年亩产430.63公斤,2011年亩产486.89公斤,同比增长13.06%。
2、生产成本有所增长。我县农户一般出售的都是鲜叶,没有进行深加工,但按上级要求以干茶叶计算成本,我们通过对农户和几家茶叶加工厂调查了解到,平均按4斤鲜茶加工成1斤干茶计算。2010、2011年茶叶亩均总成本分别为:1005.62元、1119.54元,呈上涨趋势,涨幅达11.33%。
3、收益略有下降。2010、2011年茶叶亩均净利润分别为1805.99元、1784.90元。二年相比净利润略有下降,减幅1.18%。